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付志林、黄云峰)在罗田,有一座名山,叫大雾山;在罗田,有一条县道,叫“八两线”。大雾山,一山隔三镇;“八两线”,一线串起19村;八两线,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农村公路在向我们展示着“八两”拨千斤的神奇力量。
初识“八两线”
北出罗田县城数公里,义水河与北丰河激情相拥,这里便是凤山镇两河口,也是罗田特色农村公路县道“八两线”南端。
“八两线”和对面C村道簇拥着北丰河平行而上。路面宽阔笔直,两旁水杉吐绿,河道、田畈里,牛羊享受着春的味道,炫耀着“罗田粮仓”的广阔与富饶。
穿过雄伟气派的李家楼牌坊,“八两线”风格大变,宛如一位豪放的大师,在大雾山这张画布上泼墨挥毫,肆意狂草。大师笔下的“八两线”蜿蜒曲折而上,登顶后飘忽而下,又恰似一条迎风舞动的白练。
八两线北丰河段。通讯员供图
莽莽青山中,鸟语花香,碧潭飞瀑,“八两线”独舞其中。河铺镇八迪河村,五七电站奔涌而下的一渠清水,从“八两线”涵洞下流过,冷却了她的激情。兴尽风止,大师落笔,白练轻轻落地,落在八迪河村东昌河边。
北承省道S,左牵河铺镇,右连九资河镇;中通平湖乡、白庙河镇;南接省道S,大河岸镇、三里畈镇近在咫尺。起于水止于水,起于省道止于省道,全长29.7公里的“八两线”纵贯东西,一条农村公路成了沿线两个乡镇19个村三万余群众的安全线、动力线,成了罗北不可或缺的“主干线”。
常言道:“四两拨千斤”。无论是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还是今天的乡村振兴的征途中,“八两线”就好比一根杠杆,撬动民生,撬动经济,“八两”拨动千斤!
八两线大雾山南段。通讯员供图
“幸亏八两线,父亲才躲过一劫!”
说这话的是河铺镇严家畈村村民严学胜,他清楚地记得发生在今年3月18日的那一幕险情。
那天刚吃过中饭,53岁的父亲突发冠心病,情况危急,一家人急得直跳脚。严学胜一边急呼,一边在家人的陪护下带着父亲驾车上了“八两线”,翻过大雾山,直奔县城而去。
那边,救护车从县城奔驰而来,不到20分钟,两车相遇,病情严重的父亲转到了救护车上,经紧急救治,脱离危险。“八两线”见证了这一场生命营救。
“要不是有了八两线,还真的不好说。”严学胜说,以前没有通村公路,没有“八两线”,他们到县城,就得从河铺镇,经平湖、三里畈,差不多60公里路程,开车也得个把小时。如今,走“八两线”,不到30公里,半个小时就能进城。
八两线大雾山北段。通讯员供图
有同感的不止严学胜,大雾山南边的大雾山村村主任腾夕除也感同身受。
腾夕除的家就在大雾山半山腰。年腊月的一个下午,产期临近的腾夕除突然发作,孩子要生了!当时大雾山连条通往县城的机耕路都没有,骑自行车还得连背带扛,沟沟坎坎,很多地方过不去。
二十多公里,还多是山路,靠人抬是来不及了。丈夫赶紧跑去找来赤脚医生,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就这样在家中,在农家床上出生了。
“看看现在,6、7米宽的水泥路,班车开到了村部,校车开到了村组,20多分钟就能到县城。”腾夕除说,“如今村中三分之一的家庭有了私家车,我们都是八两线上的幸福村民!”
修房进货、上学外出,一辆辆小汽车、农用车、货车、校车点缀在“八两线”上。一到春天,路旁种植的各色花儿靓丽开放,傍晚时分,村民漫步在八两线,欢声笑语。如今,沿线村民和这条“玉带”公路已经密不可分了。
八两线大雾山村部段。通讯员供图
“有了八两线,土里也能抠出金子!”
年,“八两线”拓宽升级,大雾山村民晏继生瞅准了这个机会,立即办起了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药材、茶叶、树木,几年下来,已经形成了近20亩茶园、十几亩药材园和70多亩山林的规模。
距离“八两线”几百米,硬化路面直抵晏继生的合作社,十几位村民正在摘茶叶,还有几位村民在天麻棚内忙碌。被阳光晒得黝黑的晏继生脸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
“今年又投资30多万,扩大天麻种植面积。”他说:“有了八两线,大货车都能进来,现在出货、进料方便多了,还有不少人慕名而来,跑到合作社田头、山林中参观,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大雾山村虽然只有多人、来户,现在有了三四千亩桐树,五六百亩茶园,村民还开展茯苓、天麻、黄精等药材种植,牛羊、土鸡等畜禽养殖,就连山上的竹笋、野菜也都变成了他们的眼中宝。
八两线大雾山段。通讯员供图
村主任腾夕除告诉我们:“过去留守家中的人没事干,如今交通搅活了经济,大家都抢着干。”
该村三组妇女晏巧荣一人在家,光春季茶叶就有七八千元的收入,家中还养了三头猪,一年少说也能创造两万元的收益。再加上家人在外面打工挣的钱,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如今,在凤山镇大雾山村、李家楼村、大人冲村,河铺镇严家河村、严家畈村,村民们靠着“八两线”,土里也能抠出金子,在家门口也能赚到钱。
如今,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成,进一步畅通了农副产品进城的渠道。八两线沿线新建了油桃、火龙果、金银花、黄花等特色产业基地。仅大雾山村人均年收入由年元增加至2万余元。
八两线上的交通驿站。通讯员供图
“八两线,最敬业的导游。”
这些天,腾夕除算得上是大雾山最忙的人,一波又一波的自驾游客人登山看桐花。来得都是客,再忙她都是一脸笑容。望着路上穿梭的车辆、山中观景的游客,腾夕除跟我们说起了桐花故事。
数十年来,桐树就扎根大雾山,桐子用来提炼桐油、生物柴油,一直都是当地村民赖以生存的重要经济作物。过去生活条件差,交通闭塞,漫山遍野的白色桐花藏在寂寞深山,无人来赏。
自从修通“八两线”后,桐花的芳名开始走出了大山,招来四面八方的客人,峰值时山路被堵得水泄不通。年,“八两线”完成扩宽升级,山顶修起了驿站、观景台,钢护栏、混凝土围挡等安全设施进一步完善,游客越来越多,但再也没有堵车的现象发生。
八两线上一路桐花开。通讯员供图
“桐花已经成了大雾山的亮丽名片,八两线就是一位最敬业的导游,连接各条交通要道,每年将数万客人接到大雾山,记住了大雾山。”腾夕除对“八两线”这位功臣深爱不已。
“八两线”沿线并非只是一枝桐花独秀。山北的泄水岩、山南的迷魂潭成为瀑降、溯溪爱好者的好去处,农家饭、山中的野生猕猴桃也成了城里人的最爱。最多的时候27台旅游大巴一天赶来,上千名武汉游客在山中、河谷里撒欢。
春赏花,夏玩水,秋看叶,冬观雪,一年四季有景,一年四季有游客。如今,这里已经形成了集餐饮、农耕体验、旅游、户外等多形式并融的“八两线生态旅游圈”。
泄水岩瀑降。通讯员供图
“八两线,牵动游子心的情感线。”
游客进村入山了,乡亲们在家也能挣到钱了。耳闻目睹这些,不少在外打拼的年轻人也动了返乡创业的心思,特别是在有了宽阔、美丽的“八两线”后,驿动的心越发澎湃起来。
伍佬山庄就在八两线路边,那里有一个漂亮的交通驿站,游客把车停在驿站,漫步穿过紫藤长廊,便能进去大朵快颐地享受一顿特色农家饭,还可以在那里放杆垂钓,娱乐嬉戏。
这里是凤山镇李家咀村的伍佬种养殖专业合作社,5位合伙人,有两位是“能人回乡”,而他们创业的时间点正是“八两线”通车的那一年。
47岁的易文清多年来一直都在深圳打拼,同是李家咀村的董庚锋在东莞有自己的投资公司。年春节,看到家门口平直、宽敞的公路,瞅准凤山镇建设北丰片区城乡一体化实验区的机会,二人决定留下来。
八两线旁的伍佬山庄。通讯员供图
易文清、董庚锋很快便和同村另外三人达成共识,年5月就开始甩开膀子干起来。几年来,他们持续投资万元,建起了集合粮果种植,水产养殖以及农旅、文旅融合的专业合作社,年收入余万元。
合作社去年还建起了平米的冷库,拉出了生产能力过百万吨的板栗深加工生产线。9位当地村民成了合作社固定员工,每年千余人(次)在合作社做工,他们富了,当地村民也受益不少。
易文清说,国家好政策给了他回家的信心,“八两线”给了发展的机遇。顺着“八两线”从县城、从天堂寨来的各地客人不少。年五一,农家乐版块,翻台子都搞不赢,每天都是几十桌。
越来越多的游子、能人顺着“八两线”回乡了,沿线桑葚、冬桃、茶叶、羊肚菌种植园,农家乐、乡村游等项目也相继落地,“八两线”串起了沿线生态产业圈,成了乡村振兴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八两线上的桑葚园。通讯员供图
“沿着八两线,我又来了!”
“我选择这个地方,有政府高度重视和村民友好配合因素,更有便利、优越的交通区位因素。”湖北天泽现代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文家旺说,“我就是沿着八两线,走进李家咀的。”
文家旺本来在武汉有以IT为主、年产值过亿的集团公司。年,他就投入两千余万元,在罗田兴建了万全寨美丽乡村综合体,0多亩茶园已经为他带来了可观收益。
文家旺在思考着自己的乡村蓝图。通讯员供图
去年,文家旺又果断出手,投资六千万元,建立“栗茶融合”万亩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个被誉为“村里的农科所”就是要打造出集合良种培育、农业种植、旅游观光、农耕体验、农产品深加工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配套产业链,成为乡村振兴中产业振兴的排头兵。
目前,天泽现代农业已经完成了0亩栗茶种植,良种繁育、有机生物能源、微生物有机肥等项目已经投产。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益,文家旺坦言,这是一个不小的奇迹。
像天泽这样的项目不断扎根,越来越多的大项目在“八两线”沿线落户。八两线,又成了当地招商引资的一根红线,一头牵着外地客商,一头牵着家乡土地。
农民在八两线旁田中忙碌。通讯员供图
回看罗田交通地图,五纵五横骨干交通网中,“八两线”深居其中,成为重要“一纵”。
据悉,该县正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罗田县交通局总工程师、县农村公路管理局局长张志强说:“我们将继续着眼绿色生态,将“八两线”打造成‘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景观长廊,以‘八两’拨千斤,为八两线生态产业圈建设,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提供硬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