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是
中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作为鄂东地区文化重镇
黄冈拥有
国家级“非遗”项目10项
省级“非遗”项目46项
市级“非遗”项目项
每个“非遗"项目都讲述着黄冈文化
日前,第六批湖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出炉,黄冈12人入选。
每位传承人都有绝活儿
让我们一起来
见识一下吧
↓↓↓
国家一级演员,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当家花旦,被列入“湖北省舞台艺术人才库”,曾获全国“黄梅之星”奖,湖北省首届地方戏表演一等奖,第十届楚天文华表演一等奖,第十一届湖北省“牡丹花大奖”,央视“盛世黄梅”全国专业院团黄梅戏青年演员大赛金奖。代表作品:《美人》《槐花谣》《天仙配》《双下山》《东坡》《李时珍》《李四光》《活字毕昇》等。
国家一级演员,主工青衣,亦善花旦、老旦。她嗓音明亮、扮相甜美、表演细腻、刻画人物传神真切,深受各界专家和广大观众的好评。年9月参加湖北省第八届黄梅戏艺术节,在《传灯》中饰演仙桃获得表演二等奖。年7月参加湖北省第二届地方戏曲比赛,在《传灯》中饰演仙桃获得表演二等奖。年获第十一届湖北省戏剧牡丹花奖。代表作品:《传灯》《秦香莲》《天仙配》《於老四与张二女》《五女拜寿》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她成为“英山缠花”传承人,并挑起了传承的主要重担。被湖北省委组织部、人社厅、文联授予“湖北省百名民间工艺大师”称号,受到国务院新闻办、中央电视台美丽乡村行栏目、湖北垄上频道等宣传报道,曾赴波兰、意大利、匈牙利、捷克等国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年11月在中部六省第七届中原(鹤壁)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系列活动之“中部六省文化创意产品联展”中作品《凤穿牡丹》荣获金奖。
年轻的一代浠水民歌传承人,多次代表浠水县洗马镇农民说唱团参加全国及省、市、县各类艺术活动,获得过各个级别的多种荣誉,年参加cctv-15音乐频道《歌声与微笑》栏目。代表作品:《清早姐儿唱山歌》《姐儿门前一棵槐》《月儿一出照楼宵》等。
他一生从事饮食行业,先后收徒60余人,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吊锅技术人才,其中1人被评为湖北烹饪大师。为扩大罗田吊锅的影响力,每年带领徒弟参加各类省、市级美食评比大赛,吊锅节等。
年1月,罗田县打造了直径5米高3.5米的巨型吊锅,举办吊锅节,他带领团队连续三天三夜完成了4吨吊锅美食制作任务,荣获上海吉尼斯“天下第一吊锅”称号。
曾连续参加五届罗田民歌大赛和八届鄂东民歌大赛,获国家、省、市级奖项五十余项。参加国家、省、市级各类大中型文艺演出活动六百余场次,罗田民歌代表作有《大别山上一棵松》《天河漂流》《采兰花》等百余首;创作的罗田民歌代表作品有《罗田美》《罗田板栗歌》等百余首;撰写《论罗田传统民歌》《罗田民歌“采兰花”的艺术特色》等论文多篇;主编出版了《罗田民歌》《罗田民俗》等书籍。
因喜爱民间文艺,特别是对家乡的东腔戏曲情有独钟。十四岁时跟随周志文师傅学习东腔戏曲,年成立“罗田县白庙河镇东腔剧团”,多次参加省、市、县级大型活动演出。
罗田第一个万密斋传说的搜集整理者和传播者。他编创了大型黄梅戏《万密斋传奇》,获湖北省第六届黄梅戏艺术节演出一等奖,编剧二等奖;合编和主编出版了《医圣万密斋的故事》专集,先后两次印刷(再版),新华网进行了专题报道。
他所做的油面,不仅畅销鄂东地区,还通过电商等渠道销往及武汉、安徽、北京、上海等地。五十年来,先后带出了徒弟70多个。他本人所在村子,家家都从事扯油面这项技艺,不仅六十多岁的老人还在扯油面,连十多岁的孩子也能够帮上忙,一家老小都能从事这门技术。
原著名曲艺家胡明朗先生的第四代红安善书传承人,所说的南路子鼓书及评书式的讲故事技艺超群,其代表作是“十八老子的故事”,所讲的“十八老子的故事”均取材于社会基层、贴近群众生活。他表演时神情并茂、大胆泼辣、幽默风趣,嘻笑怒骂尽显其机智与诙谐,情节起伏跌宕、通俗自然、趣味性极浓,让人先笑而后悟。
红安荡腔锣鼓第六代传承人,至今一直从事荡腔锣鼓的资料收集、挖掘、整理、传授工作,他熟练地掌握了荡腔锣鼓中的各种乐器(三吹七打)的演奏技巧,可以说是样样精通,尤以司鼓、唢呐吹奏著称。入班至今掌握了师傅口传的荡腔锣鼓曲谱余首,共培养了六套荡腔锣鼓班子,带徒学艺50余人。
年师从肖万玉、翁德金学唱皮影戏并外出演出,后来又痴迷于皮影的制作。在唱戏之余,边看边学,尝试制作皮影。在师傅的悉心传授指点下,对皮影戏中的唱腔、板眼做到了熟于心,他熟练掌握了传统剧目余个,在提影操作的同时,还能演唱,精通生、旦、丑、末、净角色。
来源:黄冈广播电视台、黄冈市文化和旅游局
编辑:何雪萌刘阳郑碧玉
编审: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