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电视剧《亮剑》的朋友们,一定津津乐道于晋西北铁三角(李云龙、丁伟、孔捷)在一起吹牛的名场面。
三人中,李云龙资历最老,喜欢以老大自居。
他吹嘘自己,祖居大别山,少年时擅长编箩筐,职业是给地主家打长工,相貌是“十里八乡的俊后生”,当年提亲的媒婆把他家的门槛都给踩烂了,他悄悄和村里的村花在打谷场亲嘴,私定终身,要不是赶上“黄麻暴动”,娃都生了一炕了……
可以说,“黄麻暴动”改变了李云龙一生的命运,他从贫下中农,楚云飞口中的“泥腿子”,一路成长为我军高级指战员,被授于少将军衔。
历史上的“黄麻暴动”,是秋收起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光荣辉煌。李云龙由此参加革命队伍,资历非同一般。
一
黄安(今红安)、麻城两县,位于湖北、河南交界的大别山南麓,这里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农民群众自发反抗地主的斗争。
大革命时期,黄麻地区的农民运动空前高涨,先后建立中共黄安党团特别支部和黄安县农民协会。
年2月,中共黄安县委和麻城县委相继成立,两县还分别成立农民自卫军。
5月,党组织动员6万余农民,配合农民自卫军,经过半年时间,终将北洋军阀治下的红枪会打垮,广大农民群众受到很大的锻炼。
黄安的郑位三、曹学楷、戴季英、戴克敏、吴焕先、徐朋人等和麻城的蔡济璜、王树声等共产党员,长期在这个地区坚持斗争,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大革命失败后,根据中共八七会议精神,湖北省委决定在以咸宁、蒲圻为中心的鄂南和以黄安、麻城为中心的鄂东发动秋收起义。
为加强对起义的领导,省委派吴光浩参加领导鄂南起义。吴光浩到鄂南后,立即与当地党组织取得联系,积极发动和组织群众,为武装起义紧张地进行准备工作。
年9月,吴光浩率领一支仅有步枪40余支的余人农民武装,攻打鄂南重镇汀泗桥,击毙敌营长以下2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占领汀泗桥,截断了武(昌)长(沙)铁路交通线。同时将当地恶霸地主的全部财物没收,分配给农民。随后,吴光浩又率领农军,与另一路农军联合进攻咸宁县城。
9月下旬,这次起义因缺乏经验和敌我力量悬殊归于失败。九月暴动虽然失败了,但沉重地打击了土豪劣绅的反动气焰,揭开了黄麻起义的序幕。
二
鉴于黄、麻两县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和一定的农民武装,湖北省委在认真总结失败教训之后,决定在鄂东发动武装起义。
年10月,省委先后派王志仁、符定一、吴光浩等到黄麻地区指导工作,并与当地党组织一起,改组了黄安县委,成立中共黄麻区特委(即黄安特委)和鄂东革命委员会,统一领导黄、麻等县的武装起义。
吴光浩被推为黄麻区特委委员兼麻城县农民自卫军大队长。他深入调查研究,建立各地起义的领导机构,找当地党和农民武装的领导人吴焕先、戴克敏等秘密会商,为起义作了周密的准备。同时,抓紧农民自卫军的整顿,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这支农民武装成为起义的骨干力量。
11月初,黄麻特委在黄安七里坪文昌宫召开两县党的活动分子会议。决定以农民自卫军为骨干,武装夺取黄安县城,建立革命政权和革命军队。会议部署了起义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由潘忠汝、吴光浩、曹学楷、戴克敏、吴焕先等7人组成黄麻暴动指挥部,潘忠汝任总指挥,吴光浩任副总指挥,并负责组织和领导攻城突击队的工作。
11月13日,声势浩大的黄麻起义爆发。凌晨,潘忠汝、吴光浩、王志仁等起义领导人在七里坪召开战前紧急会议,研究和部署夺取黄安县城的具体计划。
会议决定由12名战士组成尖刀班,化装潜入城内摸敌情,作为内应;由70余名战士组成攻城突击队,由吴光浩率领攻城。黄麻特委调集黄安自卫军全部,麻城自卫军2个排,及七里坪、紫云等区千余精锐义勇军,组成攻城部队。
晚10时,两县的农民自卫军共余人,自七里坪向黄安县城进发,与手持大刀、长矛的当地群众密切配合,把黄安县城围得水泄不通。攻城部队还组织宣传大队,沿途向农民演讲,张贴布告和标语。14日晨4时,吴光浩指挥攻城突击队,向县城进发,一举攻入黄安城内,全歼守敌,活捉县长。
按照《亮剑》中李云龙的讲述,他应该是这时候加入的革命队伍。
鲜艳的红旗,第一次插上古老的黄安城头,全城张灯结彩,鞭炮齐鸣,革命气氛空前热烈。
王树声、李先念、詹才芳、陈再道亦分别率领群众参加武装暴动。11月18日,在黄安城南的校场岗举行万余人庆祝集会,会上颁布《黄安县农民政府施政纲领》,散发数万份《大会通电》和《告黄安县农民书》。在胜利的欢乐声中,宣告黄安农民政府成立,群众高呼农民政府万岁,拥护鄂东革命委员会,拥护中国共产党,实行土地革命等口号。
黄安县委在给党中央的报告中说:“将散会时枪决土豪劣绅数人,示威群众痛快异常。”
农民政府成立后,黄麻特委将两县农民自卫军改编为工农革命军鄂东军,下辖两路军:黄安县农民自卫军为第一路;麻城县农民自卫军为第二路。潘忠汝任总指挥兼第一路司令,吴光浩任副总指挥兼第二路司令,戴克敏任鄂东军党代表兼第一路党代表。
黄麻起义点燃鄂豫边武装斗争的熊熊烈火,成为鄂豫皖边区土地革命和政权建设的先声,以及后来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红军的骨干力量。
国民党为扼杀新生的红色政权,纠集反动军队,向黄安进行反扑。12月初,敌人以优势兵力突袭黄安城。
起义军寡不敌众,黄安城刚解放3个星期,重陷敌手。在激战中,起义总指挥潘忠汝、黄安县委书记王志仁不幸牺牲。
三
黄安失陷后,吴光浩率领余部突出重围,起义武装要求打回去,替潘司令报仇,吴光浩悲愤地含泪对大家说:“革命是长期的,我们不能为了一个城池而和反动派拼死,只要我们保存实力,将来总有一天,我们会重新占领黄安的。”
12月下旬,吴光浩、戴克敏、曹学楷、吴焕先等在黄安以北的木城寨举行会议,总结黄安失利的经验教训,决定少数人就地坚持斗争,大部分武装由吴光浩率领转移到黄陂以北的木兰山,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会后,由黄安城杀出重围的起义武装,集合在一起共72人,冲破敌人的层层封锁,于12月底胜利到达木兰山。
木兰山顶上有座古庙,当时住着百余名和尚。为了在木兰山站住脚,长期开展游击活动,吴光浩拜会了方丈,向他宣传革命道理和共产党的宗教政策,征得方丈同意后,部队才进驻庙内休整。
吴光浩教育部队严守纪律,尊重佛教教规,并动员战士帮助打扫庙宇卫生,挑水种菜。寺庙和尚也给处境艰难的部队以很大的支持。
年1月初,吴光浩等召开会议,将工农革命军鄂东军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吴光浩任军长,戴克敏任党代表。同时由吴光浩、戴克敏等5人组成党的委员会。
在吴光浩等指挥下,起义武装一面对农民群众展开强大的政治宣传攻势,到处张贴布告,宣传黄安农民政府公布的政治纲领,号召群众推翻国民党和土豪劣绅的统治;一面向敌人频频发动进攻,杀富济贫,发动农民进行抗租、抗粮、抗税、抗捐、抗债斗争。
国民党调集重兵,于1月下旬对木兰山地区进行“围剿”。吴光浩率领部队转战黄冈、罗田一带游击,袭击长岭岗据点,攻打罗家岗。虽然打了一些胜仗,但由于敌以重兵追堵,仍难以立足。
为保存实力,年3月初,吴光浩率领第七军风餐露宿,历尽艰辛,重返木兰山,并与曹学楷、徐朋人领导的第八军会合。
返回木兰山后,面对国民党军的不断进攻,第七军领导人将部队改编为4个短枪队,分散游击,隐藏活动,准备在适当时机打回黄、麻。
第七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采取“昼伏夜动,远袭近止,声东击西,绕南进北”的游击战术,困扰和打击敌人。第七军以木兰山为中心开展游击活动,历时3月余,取得了很大成绩,极大地鼓舞了黄麻地区人民的斗争勇气和胜利信心。吴光浩和第七军亦被农民群众视为传奇式的英雄。
6月初,吴光浩率领第七军进驻黄安、光山交界的柴山保地区,逐步打开局面,为后来创建鄂豫皖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打下了基础。
7月,根据中央指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三十一师。年,该部被编入红一军,后又被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
正是因为这个背景,电视剧中后来李云龙、丁伟、孔捷等在授衔时,略有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