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党和政府关怀我们库区移民,自从我家在学府花园安置后,生产生活条件大变样!”7月5日,罗田县匡河镇学府花园移民避险安置居住点的付小峰感慨道。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罗田县修建一批大中型水库,有1万余人被迁到本县多个村安置,由于当时生产生活条件比较差,多数人被安置偏远的山区。经过50多年的风风雨雨,大部分移民的房子老化陈旧,有的变为危房,更为严重的是居民就业就医、子女就学非常困难,县移民局针对这种情况,实施移民避险解困工程,目的是让移民群体安居乐业。
匡河镇是罗田县最大的移民乡镇,现有移民余户余人,他们既有原迁移民,又有移民后代,分布在40多个大队安置,居住点一般比较偏远。自年实施移民避险解困项目后,该镇党委政府把改善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视为首要任务,采取镇区安置、县城安置等办法,将余户2余人实行二次安置,一些移民得到了实惠,安置政策按人实现经济补偿。
“我现在能就近找事做,家庭收入增加了。”高上塆村移民郑光前说。他原来是村里的泥工,在闭塞的高山村只能靠打点零工,每年的收入只有1万元左右,勉强维持家庭的5口人的生活,自安置在人流物流集散中心的学府花园后,摇身变成建筑包工头,每年的收入达到30多万元。像他这样通过移民搬迁安置增收的村民有余户。
移民避险解困项目在匡河学府花园、阳光城、民盛小区落地,这些安置点内有幼儿园,距离小学和中学较近,方便移民户的子女就近上学,特别是免除了家长接送幼儿上学的烦恼。“匡河镇党委政府考虑得非常周到,将我们安置在学府花园,现在孙子几分钟就能上学回家。”60多岁的郑桂兰婆婆激动地说。
“我们住进了幸福家园!”几个老人谈起安置后的生活赞不绝口。不管是哪个安置点,都有宽敞的人行道和停车场,还有户外活动场所。每天傍晚,华灯初上,学府花园百雨超市的场坪热闹非凡,上百个中老年妇女在跳舞健身,快乐的笑容洋溢在脸上。学府花园建设多平方米的室内剧场,在此居住的居民每年还能免费观看戏剧、文艺节目,还能登台表演,其乐无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