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听过这一句
再低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
这是诗人陈年喜在自己的诗作《宿命》中所写。而今天想要推荐的,是陈年喜褪去诗人身份写下的散文集——《微尘》。
作者简介
陈年喜
陈年喜,生于年,陕西省丹凤县桃坪镇金湾村人,在当爆破工人时,写下代表作《微尘》、《活着就是冲天一喊》、《炸裂志》。矿工常见的三种病,他都患上了,他说,其实写作并不是他真正的梦想,只是他的身体干不了别的事情了,最终仅能靠写作博得生活的一线希望。
《微尘》在讲什么?
这本书收录了陈年喜21篇非虚构故事集。
书中写了一群平凡而朴素的劳动者的故事。
他们是爆破工、运石工、乡村木匠、农夫、农妇、小作坊老板……
而作家自己的故事,贯穿始终:在地下五千米开山炸石,在烟尘和轰鸣中养家糊口,在工棚和山野中写下诗篇,记录命运的爆裂和寂静。
他们虽历经生活的磨砺,却淳朴而硬扎,沉静地诉说关于亲情、爱情、死亡、欲望的生活主题……
这是一本生命的书,也是死亡的书,归根到底,是一本生活的书。
(摘自豆瓣简介)
内容赏析《微尘》是陈年喜根据自己真实的故事撰写而成的散文,他的语言说不上华丽,但能从字里行间读出他写作时的雕琢与溢出的情感,甚至在很多语句上你还能感受到他的诗意。
单拎出《陪读的日子》这一篇来说,
和所有散文一样,没有清晰的故事脉络,没有明确的前因后果,一篇文章下来好像是看了很多个小故事拼凑:去网吧揪儿子、在老家捡栗子、在北京做临时工……故事与故事之间的转变是突如其来却又顺其自然的,读的时候甚至都要忘记了题目是什么,但回想起来又觉得好像每件事都跟陪读有丝丝缕缕的关系。
陈年喜作为一个写作者,他在描绘这些往事的时候,不仅仅是在用自己的笔触去重现事情的发生,而更多将自己的情感、思考统统融进了文章中。也正如他所说:“散文是什么?自觉实在一无所知。像我所有的诗歌一样,我写,是因为我有话要说,文字就是一道出口、一种释放,说出人世的悲欣、命运的幽微。”
“这群孩子将来也许会随波逐流,或身陷深渊,成为种种游戏的牺牲品。虽然世界一直是一个游戏场,但未来的游戏无疑更加诱人和繁复。
一天,我站在天桥上,突然想,世界和生活从不慌张,慌张的是被世界和生活押解着的每一个人。
假设世界是一所学校,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陪读的人,而被陪读的人又是谁呢?”
——摘自《微尘》
书中的语言常常是精妙凝练而又富含深意的,阐发出陈年喜对多年坎坷经历的体悟。自序中的一番话最为引人深思。
“世界是什么样子?生活是什么样子?我的感觉里,除了绵长、无处不在的风,其余都是尘埃,我们在其中奔突,努力站稳,但更多的时候是东倒西歪,身不由己。
生命是另一条水流,欣与悲,真与伪,困顿与得意,跌宕与奔流,对事物的追赶与赋形,也是真实的,有河床和风物做证。
时间的意义布满生命和地理,它寒冷又温暖。我携文字来过了,并将继续前行。”
——摘自《微尘》
陈年喜写下的故事能打动人心,不单是因为他记叙的小人物们在社会的大环境下,在生活的动荡意外不断袭来时仍然富有饱满的情感,让书里书外的情绪碰撞,从而扣动读者心弦,还有从他的文字里就可以读到的他作为写作者并非有意为之的灵敏嗅觉,他善于从生活中捕捉不易被发现的细枝末节,将其抽丝剥茧出来,就可以在读者的眼前铺排出画面,传达出心声。
读者简评
这本书太苦,这一页上的人,可能下一页第二行就离开这个世界了。除了爹娘妻儿,没人记得。陈年喜跟我小叔同岁,他的身上有我在农村那些亲戚们的影子。沉默,倔强,明明已经被时代和命运折腾的气若游丝,但连个眼皮都不肯眨一下。本分是他们的罪过,“被生活押解着前行”。这书是草民们“这世界我也曾来过”的凭据,山河表里,有文字为证。
——袁长庚
“对于时间和无关者来说,任何事故都仅仅是故事。生活,不允许每个人记住太多的过往,过往比石头还重。”在作者冷静的笔触下,缓缓流淌出的,便是那些残酷而又真实的过往。这本书,甚至无法用好字来简单概括,非常值得一读。
——春天游泳
(摘自豆瓣)
读后感
武歆在序言中说:
“陈年喜以凝练的笔触,书写普通工人的亲情、爱情、友情,读来感动、感慨、感怀。他的语言非常节制,隐忍的风趣、含泪的幽默,让人回味沉思。散文集《微尘》的每一篇文章,都犹如陈年喜在矿山巷道中爆破下的一块块岩石,外表粗粝斑驳,却又饱含温度,令人掩卷沉思。”
整本书的情感基调是平稳冷静却又总是带着些许悲伤的,无论是描写过去与好友相处时的乐趣还是与亲人离别的苦楚都是淡淡的,仿佛被蒙上了一层灰色的薄雾似的。书中的人物命运大都多舛起伏,并且无一例外的,是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忽略的“底层小人物”,他们都曾与陈年喜同行,因而被赋予了清晰鲜活的生命。也正是因为这些腾跃而出的情绪是真实的、源于现实的,才能让读者更好收获共鸣,也能从一份份努力生活的坚毅模样中找到走下去的力量。
我曾在最为低迷不振的时候一边读着陈年喜的《炸裂志》流泪一边重拾生活的希冀,而现在,在这个疫情的阴霾仍然笼罩着社会,我的心情也每况愈下的时候,我又一次从《微尘》中找到了力量,将目光从个人的自怨自艾放大到许许多多共同承受着生命之痛的人们身上,似乎接下来做的每一件事都被授予了新的努力生活的意味,突如其来的意外也不再使自己的心态急转直下。
读完这本书,也许你也会对余华所说的“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如果你正低沉、失落,那不妨从《微尘》中寻找生活所需的毅力与勇气。
/sf1.4
ISO
文案:廖桐茵
排版:廖桐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